七年吃劲岗位磨炼  爱上那抹检察蓝

  
2019-07-10 20:23:59
     

张金柯  四川法治报记者  罗孝伟  文/图

“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我刚才在研究案子。”7月2日,记者第一次见到陈春时,他匆忙走进办公室,笑着解释。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忙。

今年是他来大英县检察院的第7个。2013年,他作为一名全国政法干警体改生,在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到了大英县检察院工作,先后在公诉、未检、检委办、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每个岗位都是最吃劲、重要的岗位。经历摔打、挫折和考验后,他成为该院学历最高、最年轻的检委会委员,承担着大要案办理任务。

七年砥砺奋进,七年追梦前行,他爱上了身上的那一抹检察蓝。

从公诉新丁到优秀公诉人

2013年,陈春初到公诉科,如何讯问、审查案件、制作审查报告等,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陈春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出庭公诉的是一个团伙抢劫案,在辩护人提出被告人没有暴力行为,应按敲诈勒索罪定性的辩护意见后,他有些紧张和迟疑。

“从六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及证据上看,被告人有恐吓威胁的情形,同时也实施暴力、胁迫等手段致使被害人无法反抗,被害人如果不交付财物,人身安全立刻会受到更为严重的侵害,这些犯罪事实与被告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明显不符。”意识到这一点后,陈春很快镇定下来,结合案件事实及刑法规定,提出应定性为抢劫罪的公诉意见,最终被采纳。

此后,陈春暗自较真,加强学习,不断储备专业理论知识,练就扎实过硬的本领。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如省检察院组织的全省基层检察人员轮训班、遂宁市检察院公诉处组织的培训等;同时主动申请加入院里的优秀公诉团体,如在协助检察官巫涛办理李某某、漆某某涉嫌滥用职权罪、贪污罪案,协助检察长李虹志办理叶某某涉嫌非法经营罪、虚开发票罪案等大案要案中,学习真本事。2017年,他参加全省优秀公诉人竞赛,并进入答辩、辩论环节。他的综合素质能力也飞速提升,逐渐成为遂宁检察系统的优秀公诉人。

从未检拓荒者到未检领航人

适应了公诉岗位后,工作却有了变动。2014年初,他到了未检岗位,正值刑诉法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特别程序,大英检察院未检科成立不久,如何贯彻特别程序规定,落实“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方针,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他只能在办案中不断摸索。

在他看来,如何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是重中之重。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他积极组织法治进校园巡讲,以案说法,教育孩子知法守法、敬畏法律,并把留守儿童纳入重点关注范围。

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他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执行合适成年人参与、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有效维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恢复身心健康与生存发展。

期间,他总结出了附条件不起诉“1+N”帮教考察机制,解决了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帮教难题。2015年,他在办理两名在校学生涉嫌抢劫案时,两名犯罪嫌疑人到案后认罪悔罪,积极赔偿损失,当面道歉并取得了被害人谅解。“结合其在校无违法违纪表现,在征得公安机关、被害人等的意见后,我们决定对其实行附条件不起诉决定。”陈春说,一名学生如今职校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另一名也顺利考上大学,他俩还经常发短信给我们。

每一次案件办理后,他会进行回访,还与县政协共同对大英县农村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专题调研,发放调查问卷,与多部门、学校、学生、家长座谈,听取意见,形成了《大英县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调研报告,被县政协常委会审议通过,得到县政协领导的重视与肯定。

为了让该院未检工作提档升位,他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理念,学习借鉴未检工作先进检察院的经验做法。同时通过参加比赛营造比学赶帮氛围,2015年,他参加全省未检业务竞赛,获省检察院“首届四川省检察机关未检业务标兵”称号。

如今,该院未检工作已成为遂宁检察工作的一个品牌,“护苗队”创新开展的各项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肯定和群众的充分认可。

从办案能手到复合型人才

七年“吃劲”岗位上的磨炼,让陈春深爱着检察官这份职业。

他深知,作一名检察官,光做办案还不够,必须扎实开展理论调研,才能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因此,他充分发挥法学理论功底扎实、司法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理论调研,其理论调研成果为该院党组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

从检七年,他撰写各类专题调研、理论研究文章30余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5篇,检察改革和专题调研、决策调研报告被光明日报出版社的《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司法制度发展》刊发,被《四川检察》采用1篇。

作为遂宁市法学会骨干力量、遂宁检察系统难得的复合型检察人才,面对新时代的检察工作,陈春甘愿继续做检察事业的追梦人。

人物小档

陈春,中共党员,四川大学法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大英县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委会办公室主任。

曾被省检察院评为首届“四川省检察机关未检业务标兵”。调研报告《政府招商引资的法律风险与防范—以田某某涉嫌合同诈骗罪案展开》获第四届“治蜀兴川”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