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在巴中市经开区时新街道白塔社区,一间小小的“法官工作室”正悄然改变着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作为巴中市首个深入社区的法官工作室,它依托“社区+法官”的创新联动机制,把专业司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依法治理在基层落地生根。
法社对接,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白塔社区“法官工作室”以“社区+法官”为原则,通过与法官签订聘任责任书,建立起常态化联络机制。在社区遇到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咨询、信访综治等需求时,法官能够“随叫随到”,及时为基层治理提供专业法律支持。这一紧密协作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也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的便捷与高效。
多元服务,推动矛盾纠纷“家门口”化解
法官依托工作室这一平台,积极开展法治讲座、巡回审判、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多元化服务。通过以案释法、现场调解等方式,为居民提供专业法律指导,助力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已开展普法宣传10场,覆盖群众300余人,解答法律咨询80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纠纷20余起。不少居民感慨:“有了法官工作室,解决矛盾不用再跑远路,省心又省力。”
成效显著,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首选地”
白塔社区“法官工作室”的运行,不仅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也提升了社区自治与纠纷预防的水平。如今,这里已成为群众在家门口寻求法律帮助、化解难题的“首选地”,也成为巴中市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接下来,白塔社区将持续深化“法官工作室”建设,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完善运行机制,为构建和谐社区、法治社区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