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芳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文/图
8月6日上午,广安市第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授牌仪式暨首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在广安市人民医院学术厅召开。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蒋志虎,广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昂,前锋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大队长叶启凡,广安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红霞出席会议,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医政科负责人,广安市人民医院在家院领导、部分中层干部和16家集团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审议通过了《广安市第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理事会选举办法》和《广安市第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章程》,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广安市第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理事会理事39名,其中,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4名。广安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运革当选为广安市第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理事会理事长。
大会还为成员单位进行了授牌,这标志着广安市第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构建“1+4+12”的医疗集团格局初步形成。
前锋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大队长叶启凡代表前锋区卫生健康局发言。他表示,在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在市人民医院的帮助下,将积极履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职能职责。一是真正将“规划图”变成“施工图”。紧盯时间节点,抓住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一体化推进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基层机构运行活力激发、医疗质量监管、医防融合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重点工作任务。二是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团结协作,共同发力,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支持、参与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努力为前锋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可及、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广安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红霞代表广安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发言。她表示,一是坚决服从大局,全力配合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严格执行城市医疗集团的统一规划和管理要求,在构建集团网格化体系等方面主动对接、竭力配合,确保辖区医疗机构“接得住、接得稳、接得好”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二是依托资源整合,推动服务能力跃升。借势优质资源下沉,快速提升辖区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畅通双向转诊,积极对接牵头医院,畅通数字平台。三是主动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成立专班,明确时间、进度、责任,实行“问题立反馈、进度周调度、成效月评估”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集团建设中的堵点难点。
广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昂代表广安市第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医院发言。他表示,一是将坚定决心,始终坚持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同向而行、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同向而行,扛牢区域龙头医院使命担当,依托广安市人民医院的资源优势,全方位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加快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二是会传承经验,在华西医院十年领办中,广安市人民医院已经总结形成了成熟的合作共建体系、经验,将充分利用这些系统化的管理经验、标准化的技术输出路径和可复制的协同发展模式,全力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三是以目标为导向,市人民医院将坚持“健康广安”建设,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医疗业务、后勤服务、信息系统等统一运行工作机制,加快实现“大病重病在本市、一般疾病在县(区)解决”的目标。
最后,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蒋志虎讲话,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市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单位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发挥三级医院龙头作用,统筹制定集团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权责清晰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六一体管理;研究打通集团内部人财物管理体系,通过优质资源下沉等方式,实现市域内医疗业务六协同发展;通过健全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等六改革促进新举措,为区域内老百姓健康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十大中心作为职能部门要担负起落实责任。根据省卫健委下达的《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监测指标体系》,各中心要主动认领,将任务分配到人,落实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医疗、护理、质控、信息等部门要打破部门壁垒,建立例会制度,形成问题共商、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各中心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挖掘好的做法和先进人物,逐步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在全市推广。三是理事单位作为一线机构要担负起改革责任。基层单位积极为下沉的医护人员建立工作团队,并培养一批合格的新人,努力在医疗救治、医院管理等方面快速提升。各基层单位要在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的同时,主动邀请牵头单位开展义诊、免费体检等活动。城市医疗集团是一项改革工作、创新工作,各理事单位要充分调动下沉医护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积极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未来,广安市第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将凝聚共识、增强协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彰显公立医院公益属性,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医疗卫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