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实习生 孙琳洋 文/图
从古代先贤的法治智慧到革命时期的法治探索再到当下的法治实践,法治文化始终贯穿于四川的发展历程。近日,记者来到成都市青羊区上翔街法治文化街区,现场感受红色法治文化的力量。
诸葛亮、陈子昂、苏轼的法律思想给游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走到省司法厅外,视线很快被一幅醒目的地图吸引。定睛看去,这幅地图上一个个小红旗标注出四川已公布的红色法治文化遗存所在地,悄然诉说着四川红色法治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历史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四川,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热土。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里,这里走出了伟人邓小平、开国元勋陈毅,留下了“两弹一星”精神、三线精神、长征精神。为了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四川的红色资源,2021年,四川在全国率先组织编纂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并在同年12月公布第一批名单。2023年3月16日,《四川省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编制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出台,是全国首部省级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编制管理工作规范。当前,四川已发布2批次20项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前正在开展第三批次《四川省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的相关工作。
这些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家底,见证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蕴含了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也成为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
向前走继续看,古代法治先贤的身影映入眼帘。四川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资源,涌现出如诸葛亮、陈子昂、苏轼等优秀的传统法律人物,他们的法律思想为当时和后世的法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国时期,诸葛亮坚持“执法公正,依律斩马谡”,以“法出必行”的坚定态度维护军纪,留下“循令遣士兵”的千古佳话。唐代名臣陈子昂兼顾礼与刑,处置徐元庆复仇案,并上谏整顿“蜀中逃户”,他曾言:“务理天下者,美在太平,太平之美者,在于刑措”。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漫步上翔街法治文化街区,游客们穿越时空去感受法治的传承和温度,古老的法治智慧不再遥不可及,为法治文化的有力传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