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都江堰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聚焦打造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标,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近期,都江堰市法院制定发布《关于服务保障都江堰文商旅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十条举措》。
以“文”润城,筑牢非遗司法保护屏障。一是依法严惩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文物遗迹保护力度,严惩破坏文物古墓、名胜古迹、人文遗迹的违法犯罪行为。妥善审理涉水文化遗产、农耕文化遗产案件,保护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乡村景观、传统民居司法保护,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二是加强文物司法联动保护。建立“文物司法保护流动工作站”,定期举办司法保护座谈会,在景区设立“法治宣教流动点”,讲好非遗法治“新”故事。
以“商”兴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保障合法经营,激发市场活力。依法惩治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审理涉市场准入、经营自主权等行政许可、涉企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赔偿等案件,加强穿透式审理和民行交叉一并审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二是擦亮热门IP,护航品牌建设。针对酒店民宿、文创商店、特色餐饮等市场主体,强化司法服务,及时发送司法建议。依法妥善审理涉大熊猫、“天府珍水”等本土文旅品牌纠纷,为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文旅名片清障护航。三是服务重点项目,规范消费场景。依法审理产业项目建设等重点工程案件,研判银发康养、情绪经济、国货“潮品”等新业态法律适用及裁判规则。加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严厉打击恶意欺诈、“刷单炒信”等违法犯罪行为。
以“旅”塑城,创设和谐舒心的旅游环境。一是高效审结,提升游客满意度。开通文商旅体纠纷化解“绿色通道”,推广适用简案速裁、小额诉讼、支付令、禁止令等“司法菜单”。在都江堰、青城山、熊猫基地等核心景区实现重点区域“半小时诉讼服务圈”全覆盖。二是多元解纷,推动审前化解。发挥综治中心、调解组织优势,形成“行政执法+司法审查”多元解纷合力。搭建涉“三遗”涉旅纠纷化解平台,吸纳调解组织及“旅游志愿者”,实质化解旅游矛盾纠纷。三是强化旅游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障。妥善审理旅游过程中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明晰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边界。针对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行为,依法支持消费者合理诉求,维护诚信经营风尚。
以“体”营城,保障体育赛事的健康发展。一是护航体育赛事新兴产业发展。密切关注并服务保障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依法妥善涉体育运动人身损害纠纷。在热门冰雪旅游区设立“文旅法治联络点”,定期走访问需问计,提供“量身定做”法治宣传。二是依法规范体育产业经营行为。依法高效公正审理涉体育用品销售、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等领域产生的合同纠纷、侵权纠纷,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 的 合 法 权益,维护体育市场秩序。三是加强体育运动法律风险研判。前瞻性研究低空旅游、户外运动等与“体”融合的产业法律适用问题,明确安全责任、规范服务标准、提示运营风险,保障新兴体育产业规范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都江堰市法院将不断完善《十条举措》,建立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业务功底扎实、作风廉洁自律的专业化审判队伍,以更加有力的审判执行工作、更加高效的纠纷化解机制、更加精准的司法服务供给,为都江堰文商旅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邓娟 雷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