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季 实习生 罗的妮
近日,在成都异地商会投诉服务总站第六次投诉调解工作会议上,一面印有“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公平竞争”的锦旗送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政府复议办)工作人员的手中。在这背后,是一段曲折却温暖人心的故事。
2023年,陕西某集团公司在成都参与某学校近2亿元工程项目的竞标,成功中标后却遭另一家同行企业投诉业绩造假。据成都西安商会秘书长张政权回忆,当时,陕西某集团公司申报业绩的所有项目均真实存在,但投诉方指出,在某平台查询到其承建的武汉某项目技术负责人,与投标业绩项目中的技术负责人李某某不一致。实际情况是,该项目施工期间因疫情等因素更换过技术负责人,只是未办理备案手续,且建设方办理竣工手续时申报的是最早的技术负责人。投诉方对建设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服,遂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一旦陕西某集团公司被认定业绩造假,不仅会失去中标资格,还将承受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受理案件后,省政府复议办迅速行动,于2024年3月指派两名工作人员远赴武汉调查取证。经深入核实,确认李某某确实在武汉项目担任技术负责人并实际履职,鉴于该备案属于事后备案,并不影响其技术负责人的身份认定。最终,复议决定认定陕西某集团公司不存在业绩造假情况,为企业洗刷了冤屈。接到陕西某集团公司送来的锦旗时,省政府复议办相关负责人说:“企业的表扬既是认可,更是鞭策。”他表示,该纠纷的化解,不仅体现了四川行政复议工作在维护企业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显著成效,也彰显了政府部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决心与行动力。
调解工作会议上,省政府复议办提出,希望各商会和企业继续关注四川行政复议工作,遇到行政争议时,优先选择行政复议途径解决。省政府复议办将公正、高效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期望商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行政复议调解工作,双方携手公正、高效处理涉企行政纠纷,合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省政府复议办将持续推进行政复议服务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开展涉企行政复议“五个一”活动:依托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资源,优化一批涉企行政复议服务点职能;运用听证审理、集体讨论等方式,办理一批涉企重点案件;督办一批长期未结、社会影响大、企业反映强烈的涉企案件;发布一批涉企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开展一次涉企行政复议“以案促治”专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