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文身店盯上未成年人 检察建议推进源头治理

  
2025-10-16 17:56:22
     

毛静妮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检察官阿姨,我已经把文身洗了,我现在知道未成年人是禁止文身的,我不会再跟风了。”近日,涉案未成年人涵涵(化名)特意找到帮助过她的成都市金牛区检察院检察官分享自己的新变化。
  
  今年初,成都市金牛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涉未成年人抢劫案时,发现4名涉案未成年人(3名嫌疑人、1名被害人)均有文身。“涉案未成年人文身不奇怪,怪就怪在这4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家文身店。”承办检察官说。
  
  “我们没有商量过,也不是一起去的,是各自在手机上刷到文身短视频后,加老板微信找过去的。”经询问,4名未成年人文身的理由都是受短视频影响。检察官立即查阅该院近三年所做的47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发现12名涉案未成年人存在受短视频引诱文身的情况,并且突出了辖区内的两家“网红”文身店。
  
  该院“亮晶晶+麦田守望”未检团队随即展开调查,通过线上检索发现,相关“网红”文身店长期雇佣美女主播拍摄文身主题的各类引流视频,并以多个用户ID在某短视频平台进行发布。“这些短视频除了有‘中考后来文身包接送’‘凭高考证进店免费文身’等诱导未成年人文身的话术或文案,还包含不少低俗擦边的‘软色情’内容。”检察官告诉记者。而在线下走访中,相关“网红”文身店经营者承认,视频内容均由店内主播制作和发布,其未审查视频内容,也没有在视频上提示“未成年人禁止文身”的意识,更没有对到店消费的未成年人查验身份。
  
  “这些‘网红’文身店已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除了让行政机关加强线下执法监督外,还要压实短视频平台公司的线上监管责任,防止不法商家利用短视频误导未成年人。”今年8月,“亮晶晶+麦田守望”未检团队决定分别向行政主管机关、短视频平台公司制发检察建议:对于线下的违法经营者,建议行政主管机关依法查处、责令商家整改;针对线上的违规短视频,建议短视频平台公司及时删除违规帐号、清理违规内容,并在文身相关视频中增设风险提示。
  
  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主管机关派出执法人员开展专项检查,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督促整改,要求其规范网络宣传内容,严格落实身份审核义务;短视频平台公司及时封禁违规账号6个、删除违规视频万余条,通过增设关键词提醒、优化举报流程等方式加强对视频发布者的监管,通过优化未成年人保护模式等方式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