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9月18日,省公安厅召开“重拳整治网络乱象 维护清朗网络空间”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四川“净网2025”打击整治网络乱象整体情况。今年以来,四川公安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和省委部署要求,以“净网”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链条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系统性整治网络空间乱象,累计侦破各类涉网案件857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499名。
据了解,今年以来,四川公安聚焦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水军、黑客攻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黑灰产业链六大网络乱象高发领域,坚持“靶向治理、全链打击、源头管控”策略,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针对营商环境、敏感案事件等谣言高发领域,四川公安实施“全链条打击+源头清理”,既严惩造谣传谣主体,又彻底铲除虚假信息传播链。今年以来,全省有效整治造谣吸粉引流等突出问题,实现因网络谣言引发舆情事件“零发生”。典型案例包括:成都公安侦破郭某、杨某虚构“男同形象”在地铁摆拍搭讪案,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清理虚假剧情视频214个;凉山公安破获炮制“视觉贫困”谣言引流带货案,斩断黑灰产利益链,行政处罚2人;乐山公安查处“峨眉山人猴大战,猴王被枪毙”谣言案,行政处罚3人,有力净化了网络生态、维护了社会秩序。
针对“网暴开盒”等新型网络暴力手段,四川公安深挖发起者、传播者及技术支撑链条,坚决遏制网暴蔓延。资阳公安发起2起涉青少年“网暴开盒”全国集群战役,刑事拘留10人、行政拘留2人、批评教育11人;南充公安查处因离婚案判决不满辱骂受害人案,行政处罚2人;攀枝花公安打击地域歧视网络侮辱案,行政处罚2人,切实维护网民人格尊严。
在紧盯中介平台、技术支撑、刷量团伙等关键节点,四川公安实施“全链打击、溯源根治”。成都公安打掉一个“网络水军”中介平台及关联虚假“转赞评”团伙,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南充公安侦办主播刷量案,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坚决摧毁扰乱网络秩序的灰色产业链。
以“打技术、端团伙、断链条”为目标,四川公安严打非法入侵、勒索攻击等违法犯罪,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成都公安破获黑客团伙批量抢购演出门票案,查明非法抢购30余次;德阳公安侦破勒索病毒攻击案,抓获1名犯罪嫌疑人,查明其非法获取企业数据库权限5100余个、控制服务器260余台,切实保障系统数据安全。
在坚持源头追溯方面,四川公安深化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严打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督促落实信息保护责任。广安公安破获虚假招聘骗取求职者信息并出售境外诈骗团伙案,抓获16人,查获公民信息4万余条;内江公安查处保险公司外包人员窃取客户信息案,抓获4人,查获信息6万余条;攀枝花公安打击120司机出售逝者信息案,抓获5人。
聚焦物料供应、广告推广、技术支持、支付结算四大领域,四川公安实施“全要素打击、全链条摧毁”。广元公安打掉话费电费“慢充”洗钱团伙,抓获26人;南充公安侦破购买社交账号引流诈骗案,抓获19人,关联婚恋、裸聊诈骗案件11件,从根源遏制网络黑灰产蔓延。
下一步,四川公安将以“常治长效、久久为功”为导向,进一步深入推进“净网”专项行动,强化新型网络犯罪打击与多部门协同治理,切实保障群众网上权益与社会网络安全。
严打“网络水军” 捣毁水军公司 6 家
发布会上,针对家长、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四川省公安厅网安总队副总队长赵禹逐一解答,透露了更多“看不见的守护”。
问:孩子刷到“聪明药提分”“止咳水解压”的信息,家长很担心孩子被诱导。公安机关针对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赵禹:这类涉麻精药品的虚假宣传,实则是诱导青少年接触成瘾性物质。四川公安的应对是“多部门协同+源头治理”:一是积极联动禁毒、经侦等部门,聚焦利用互联网销售涉麻精药品的案件,深挖背后生产窝点,从根源上清除违法供给,遏制涉瘾物质流通。二是联合网信办推进“清朗行动”,重点整治虚假宣传、违规引流乱象,要求互联网平台强化审核监管责任,及时清理“聪明药”“解压止咳”等诱导性信息、关停相关销售店铺;同时依托网安部门7×24小时网上巡查机制,对含“提神神器”等涉毒诱导内容,第一时间责令平台清理,净化网络环境。三是联合禁毒部门将禁毒宣传推进校园、社区,通过拆解涉瘾物质伪装手段、讲解典型案例等生动形式,搭配网警巡查执法账号的禁毒宣传与法治教育,帮助青少年提升对“伪装毒品”的识别、防范能力,树立正确认知,从思想层面杜绝诱导风险。
问:针对“剧本演绎”冒充真实事件,公安机关做了哪些工作?
赵禹:针对网上一些虚构的“剧本演绎”内容,四川公安一方面依托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依法查处编造虚假剧情、炒作低俗内容等博眼球的自媒体账号,今年以来,成功侦办22起造谣摆拍类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清除相关谣言信息1232条;另一方面,通过公安新媒体账号,向网友科普“如何辨别剧本演绎内容”,比如“观察场景是否反复使用”“演员表情动作是否过于夸张”“事件结局是否刻意煽情”等,帮助网友理性看待此类内容。经过努力,越来越多的平台和创作者开始主动标注“剧情提示”,既保障了网友的知情权,也让“剧本创作”回归健康的内容生态。
问:“网络水军”刷好评、假人气,这不仅影响购物判断,还让诚信商家吃亏,公安机关对此做了哪些工作?
赵禹:四川公安高度重视“网络水军”刷量引流等违法犯罪活动,采取多项措施进行打击整治:一是坚持以打开路,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水军”专项行动,今年以来,成功侦办相关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捣毁水军公司6家。二是聚焦虚假宣传、造谣引流等突出乱象,会同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打击为假冒伪劣产品引流违法行为;三是强化平台监管,督导平台全面清理违法虚假信息,完善防刷机制,从源头识别和清理虚假流量。
问:莫名收到骚扰电话,疑信息泄露,公安机关对此有什么举措?
赵禹:这类“信息泄露后被定向利用”的问题,不仅侵扰群众生活,又易诱发精准诈骗,是四川公安重点攻坚的民生痛点。四川公安坚持“打击、防控、宣传”三位一体主动发力。一是重点关注金融、房产、电商、教培、招聘等重点行业领域,深挖行业“内鬼”、紧盯信息倒卖团伙、溯源下游骚扰诈骗人员,实施信息获取、贩卖、使用全环节打击。二是联合多部门对信息密集型企业开展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做好数据保护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泄露风险。三是针对群众易泄露信息的场景,制作相关宣传素材,通过公安新媒体宣传矩阵、社区宣传栏、运营商短信、进社区、进校园等渠道进行推送推广,引导广大群众守好个人信息保护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