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法治保障

  
2017-05-04 09:39:14
     

  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访广元市委书记、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组长王菲

  作为四川北大门、贫困山区,广元近年来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系统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以来,广元市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戴好法治“紧箍”,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市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

    “广元在全省率先出台《法治扶贫行动方案》,把脱贫攻坚工作上升为推动贫困地区现代化、法治化的综合工程、系统工程。”日前,广元市委书记、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组长王菲在接受《四川法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市七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法治扶贫作为‘一把手’工程,广元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体推进,推动扶贫举措规范运行、保障扶贫项目阳光运行、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建设群众利益诉求援助平台、营造贫困地区法治良序,推进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

  四川法制报:广元作为一个贫困山区,贫困乡镇、贫困面广。广元如何确立同步全面小康奋斗目标?

  王菲:广元7个贫困县(区)、739个贫困村,共有22.98万贫困人口。市第七次党代会科学描绘了今后5年广元发展的宏伟蓝图,新一届市委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提出到2020年,全市所有贫困县区、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这是落实中央、省委部署,结合广元山区实际作出的重要决策。当前,全市干部群众正乘势而上,砥砺奋进,追赶跨越,努力在全面决胜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全面提升川陕甘接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中再立新功。

  四川法制报:在脱贫攻坚中,广元如何让法治保障服务扶贫工作?

  王菲:强化法治扶贫,就是扶贫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扶贫工作中,要坚持法治原则,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自觉学法尊法、懂法用法,切实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让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做到谋事懂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题”用法。

  四川法制报:广元如何加强贫困地区的法治宣传工作?

  王菲:广元市以贫困村干部、贫困户、外出务工回乡人员、留守老人、妇女、少年儿童六类人群为重点对象,开展“春雨滴灌”法治宣传教育行动,重点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农村老人、妇女、儿童发生的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犯罪案件以及不履行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开展案例普法教育,并免费发放法治宣传资料,确保贫困村一户一本法治宣传“口袋书”,一户一册法治宣传“掌中宝”,一户一张法治宣传挂画。同时,实施贫困地区“法治星火”培养计划,每年开展一次贫困村“法律明白人”“守法带头人”“守法好村民”评选培训活动。

  为丰富贫困群众法治文化生活,唱响“依法治市·广元”声音,广元市组建乡镇法治文艺宣传队,推进政府购买法治文艺创作服务,开通贫困村法治文化宣传有线广播;一年内完成“百场法治文艺演出进基层”贫困村巡演;免费巡回放映法治宣传片、法治微电影;开展法治助推脱贫攻坚巡回演讲活动,以鲜活生动的形式讲好依法治市广元故事。同时加快实施乡村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建设“五个一”工程,在贫困村实现一村一法治文化广场、一村一法治文化墙、一村一法治文化廊道、一村一法治文化专栏、一村一法治文化书屋全覆盖。

  四川法制报:广元如何加大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力度,确保扶贫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王菲:广元开展“雷霆护航”行动,坚决打击黄赌毒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邪教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重点打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拐卖妇女儿童、性侵留守女童等侵犯人身权利犯罪和两抢一盗、非法传销、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突出打击聚众哄抢、破坏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设备犯罪,确保扶贫建设项目顺利进行;依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各类犯罪,保护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环境。

  为加大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力度,广元开展“拍蝇灭鼠”行动,重点查办针对扶贫项目资金的贪污贿赂犯罪和扶贫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渎职犯罪;加大职务犯罪预防力度,实施关口前移,提出检察建议,进行堵漏建制,对涉农领域发案单位和职务犯罪多发易发系统,开展行业预防、重点预防、个案预防;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开展案前预防、案中预防、案外预防。

  在涉贫案件中,广元开展“精准审判”行动,建立涉贫案件“大数据库”,对涉贫案件当事人全面建档立卡;探索建立涉贫刑事案件速裁机制,开辟畅通贫困地区轻刑案件快速通道;依法妥善审理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涉经济领域案件和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医疗、教育等涉民生领域案件,依法从严从快惩治涉扶贫工作各类犯罪;在三年内拟退出的贫困村中先行先试“一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严防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在贫困地区大力推广“移动法庭”“坝坝审案”“背篼法官”巡回审判服务。

  在法律服务中,广元开展“五个百分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实行诉讼费用“缓减免”,确保百分百的贫困群众打得起官司;实行法律援助应援尽援,确保百分百的贫困群众法律服务费用零支付;开启贫困地区APP普法微信公众平台,确保百分百的贫困群众手机普法掌上通;普及一村一顾问制度,确保百分百的贫困村法律顾问全覆盖;架设天网工程,确保百分百的贫困村治安视频村村通。除此以外,广元还开展构筑智慧安防行动,在贫困村设立驻村“警务室”“调解室”、检察联系点,推进设点建站聘员司法服务,利用村村联防,村所联防,无缝对接城市天网,纵连城乡直击到点,通过建设天网相连安防共同体,维护农村治安,震慑违法犯罪。

  四川法制报:广元在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执法惠农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王菲:为保障发展健康养生产业、绿色有机农业,广元开展绿色执法,持续开展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整治和农资产品质量抽检督查,加强贫困地区重点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治理等,保护贫困地区空气、水土、森林植被。

  为有效打击农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广元推进安全生产,加强市场经营主体监管,多部门联合建立曝光台,集中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和不合格产品;加快贫困地区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资诚信制度、农资质量可追溯制度和农资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持续开展“精准扶贫送商标”活动,重点赠送有涉农商标注册需求的企业、协会、农专社或农户,每个贫困县赠送2—3件农产品注册商标,以良品驱逐劣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预警机制,常态性开展餐饮店、药店、乡村卫生站、学校食堂、水陆交通安全检查,重点开展小作坊、小旅馆“九小场所”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生产检查,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抓好贫困群众聚居地的地质灾害风险拉网排查,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与此同时,广元还加大非法传销打击宣传力度,挤压非法传销空间,增强贫困群众和家庭对非法传销骗局警惕意识,认识非法传销危害,自觉远离非法传销;深入开展“无传销乡(镇)”“无传销社区(村)”创建活动,彻底铲除传销窝点。

  四川法制报:在加强依法治村,夯实基层基础方面,广元做了哪些工作?

  王菲:广元市深入推进示范创建集中命名活动,定期进行法治示范乡镇、依法治村示范村、平安村居、安全乡村、最美家庭等命名评选,构建以区域法治创建为主体,乡村示范创建为支撑,家庭细胞创建为基础的法治创建体系,并力争把当年退出的贫困村建成民主法治示范村。

  广元大力推广1133模式,即:“一张网”全面排查、“一条线”精准交办,“三级调”多元联动,“三次调”保障化解,确保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两不出”目标。

  在村(社)网格化管理中,广元市搭建乡村智慧平台、在市、县、乡、村建立由综治办牵头组织协调的政法、民政、信访、社保等部门参加的统一平台,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公共服务在网格中开展,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治安防控在网格中加强。

  针对脱贫攻坚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广元实行“零暂存”“零容忍”“零积压”,逗硬奖惩问责追责,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力、成效不显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约谈,工作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相关规定进行问责,对涉嫌犯罪实行移送司法机关,一案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