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起落扬正义 铿锵玫瑰传芬芳

  
2020-07-29 11:24:43
     

法槌起落扬正义 铿锵玫瑰传芬芳

——记康定市法院刑事审判团队


甘孜州首例涉黑案庭审现场 康定市法院供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斩黑恶,荡污秽。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康定市法院的刑事审判团队肩负起打击犯罪、惩恶扬善的重担,在刀枪火影的幕后,用实际行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守护着当地群众的安宁与团结。
  
  审判团队的5名成员均是女将——康定市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薛琼,康定市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陈丽,康定市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马婷,法官助理杨霞和书记员达瓦拉姆,平均年龄39岁。
  
  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妥善审理了甘孜州首例涉黑案;秉持正义、专业敬职,在700多个日夜里连续作战,埋头于如山卷宗,行走在高原雪域……在同事们眼中,她们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温柔力量”,以公正的司法审判、出色的工作能力,展现了“铿锵玫瑰”的飒爽英姿。
  
  而在她们自己看来,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是职责所在,能用法律守护家乡的安全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倍感荣耀。
  
  近年来,审判团队攻坚克难、精诚协作,以决胜的精神状态和雷霆的实际行动,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全力以赴完成了各项任务,先后获得了全省法院、甘孜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甘孜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
  
  ■细致查阅卷宗 不分昼夜作战60余天
  
  扫黑除恶工作纷繁复杂,案件充斥着社会阴暗面,甚至还有人身安全风险。作为团队的带头人,薛琼温柔的眼眸中是钢铁一般的信念: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作为女法官,能用法律守护着自己家乡的安全稳定,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倍感荣耀。
  
  虽然团队成员全是女性,但永远别低估她们温柔的笑容背后所凝聚的坚定力量。该团队完满审结了甘孜州第一例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以及叶某某等人在国道318线系列敲诈勒索恶势力犯罪案件。以法为据、不枉不纵,审判团队的成员们严把涉黑恶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全面审查案卷材料,严查“漏人漏事”,审结了多起涉黑涉恶案件,起到了震慑黑恶犯罪势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效果。
  
  2018年10月,审判团队受理了甘孜州首例涉黑案件——以张某某、吾某某某为首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在没有案例可供参考、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困境下,她们没有退缩,迎难而上。薛琼告诉记者,这起案子涉案犯罪人数多、时间跨度长、案情复杂,虽然她从事审判工作多年,但对她而言,办理该案仍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甘孜州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利,路途远海拔高。这起涉黑案的被告均在康定塔公地区,距离康定市有100多公里,海拔落差超过1000米。办案期间,薛琼带领团队成员赴案发地,走访群众,分析案情。“我们翻阅了大量资料,了解一切应该掌握的法律法规,从而做到心中有数。”陈丽告诉记者,审判团队成员们边审边学,围绕黑社会组织犯罪的四个特征,仔细查阅案卷,逐罪梳理证据,查证犯罪事实。
  
  涉黑案一般涉案人数多,案情复杂,移交法院的卷宗数量众多,这起全州首例涉黑案,侦查卷就有45盒。面对堆积如山的卷宗,审判团队进行了分工,3名法官协作阅卷,并在阅卷后相互沟通意见,查找侦查卷中的不足,反复讨论,最后形成相关的补侦提纲,要求侦查机关补充证据。回想起查阅卷宗的日子,审判团队的法官们感触颇深,她们向记者坦言,在阅卷的时候,作为审判员,必须加倍地细致,倾注更大的精力。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都需要通过审阅卷宗,对其中的证据细细斟酌,才能形成法官的内心确认。
  
  天蒙蒙亮就出门,月亮高挂才回家。审判团队争分夺秒,埋头在如山卷宗,对案件进行抽丝剥茧,就这样坚持了60余个日夜。
  
  ■为案情争得面红耳赤 生活中仍是好姐妹
  
  2019年8月14日,康定市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以张某某、吾某某某为首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这起案子的被告多达14名,均系藏族。庭审现场,书记员身边坐有两名有庭审翻译经验、业务精通的法院干警,在庭审过程中,及时做好藏汉双语翻译。
  
  因涉案人数多,案情复杂,此次庭审持续了3天,被告人获15年至2年6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和相应财产刑。该案一审宣判后,部分当事人不服判决上诉,甘孜中院审理后以一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定充分、定罪准确、量刑符合法律规定、审判程序合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该案的成功审理,源于康定市法院刑事审判团队的女将们携手并进、敢于拼搏的团队精神。”康定市法院院长杨洪波表示,审判团队用公正高效的判决,彰显了作为刑事审判法官的责任与担当。
  
  康定市作为甘孜州州府所在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犯罪活动逐年上升,康定市法院承担着繁重的审执工作任务。而刑事审判团队作为康定市法院的尖刀力量,其担负着依法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重担,在依法审理全市各类刑事案件的同时,着力办理扫黑除恶案件,大力推进普法宣传,积极深入社区、乡镇、学校、监狱等地在开展藏汉双语法治宣讲。她们是如何高效推动工作进展?其核心是高效合理的工作方法以及高昂的团队精神。
  
  审判团队在庭室职能分工的基础上,结合各团队成员的工作特点、优势及实际情况,为每名成员“专属定制”了任务清单。团队成员自动开展工作,法官着重方向引导和时间节点把控,办理人员着重问题及进度反馈。同时,通过制作要点突出的职权划分表,实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兼具明确的时间要求和提醒反馈要求,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和重复工作。正是在高效的工作模式下,审判团队越来越有“团队默契”。“团队的最大优势在于整合了每个人的智慧。”薛琼告诉记者,充分挖掘每一名成员的潜力,相互分享学习优秀的经验做法,不断坚持创新的团队精神是审判团队前进的有力支撑。在工作中,薛琼十分注重交办给其他成员的工作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均悉心提出修改意见,同时提供自己的思路与观点,最大程度帮助其他成员成长。
  
  在陈丽看来,团队有老中青三代法官非常合理。前辈法官们将丰富的审判经验以及法律知识传授给年轻法官,年轻法官常有新思路,为团队增添了活力,这样的团队非常适合审理新类型案件。“团队中的法官在办案中相互配合,相互就案件发表各自意见,从意见不同到意见相同,经常会因某个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陈丽告诉记者,工作上较真,但生活中大家又是好姐妹,感情非常好。
  
  ■对家庭虽有遗憾 但收获远大于失去
  
  审判团队的平均年龄39岁,工作中,她们手持正义之剑,端坐在法庭上,斩黑恶,荡污秽;生活中,她们也是蕙质兰心的妻子、舐犊情深的母亲、扇枕温席的孩子。谈起家庭,她们也有愧疚与遗憾。“记得开庭审理前两天,未满1岁的儿子突发高烧,前往医院就诊后吃药打针还是未能退烧,家里人多次电话催促,让我请假带孩子前往成都治疗,但因为正是涉黑恶案件审理的关键时期,我只能让年到古稀的父母帮忙先行照看,等案件顺利审结后,才带孩子前往成都看病。”回想起那天的场景,达瓦拉姆历历在目,她湿润着眼眶说道,其实现在想想真的挺后怕的,如果儿子有什么事,我真不知道怎么向远在部队上工作的丈夫交代。杨霞也有同感,她告诉记者,自己的情况和达瓦拉姆相似,丈夫异地工作,年幼的孩子只得请年迈的父母帮忙照顾,全身心沉浸在办理扫黑除恶案子期间,没有休过一天假。“太忙了。”马婷向记者坦言道,办案期间就像打仗,大脑和身体高速运转,争分夺秒。2018年,马婷利用休假机会回老家巴塘县,路上却接到团队电话,要求在原地稍作休息,第二天亟需返岗,加入到一起扫黑除恶案的办理。回忆到这里,马婷表示当时心都凉了,巴塘县和康定市相隔400多公里,跨越4座海拔4000米的高山,接到电话时,她已经在客车上颠簸了10个小时,距离巴塘县城只有几十公里。“但一想到审判团队的姐妹们,想到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荣誉,我只得立即调整好心情。”马婷告诉记者,第二天,她又搭上客车回到了康定。
  
  为了办好涉黑恶案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审判团队的女将们放弃了所有的请休假,家中亲人离世时未能前去送别最后一程、年迈至亲卧病不起时不能陪护左右、孩子面临高考却难以陪伴……“白加黑”“5+2”已成为法官常态。当记者问起审判团队的成员们是否后悔选择这一职业时,她们笑着说,收获远远大于失去。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马婷是审判团队里最年轻的法官。在她看来,年轻法官要多办案积累实战经验,特别要珍惜审理大案要案的机会。
  
  薛琼是团队里最年长的法官,在她看来,法官是在伸张公平正义中彰显个人价值,这份职业带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是无与伦比的。对刑事法官而言,在面对重大案件时,更要有所担当,依法惩处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不仅会让自己收获成就感,家人也会为此感到骄傲。她说:“你也许会因为疏于照顾家庭感到愧疚,但绝不会因为曾经执着于追求公平正义而后悔,因为你其实也很清楚,假如再来一次,你依然还会选择坚持。”